登录 | 注册
中华梁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梁氏论坛 >> 新闻公告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佛山塘头村庆800年暨梁氏家庙重光庆典记(二) 已阅:3552 / 回复:2(楼主)

高潮迭起
昨日众多媒体单位赶到塘头采访,为应付记者,族谱研究祖成员最为忙碌,大有难以应付之感,只好临时搞出一份文字稿供记者参考。
宴会设在祠堂前面的中心广场,及塘头公园内的公园广场。中午12点,各路嘉宾陆续入席,虽然露天设宴,天气又冷,但心有热情,依然食得开心,饮得痛快。各地梁姓兄弟欢叙一起,为开放改革的成功,为梁氏大家族的繁荣昌盛,频频举杯。席中居然有几位“鬼佬”,他们熟练地使用筷子,十分开心。塘头也算得武术之乡,佛山精武会副会长是塘头人,塘头还设有姚氏咏春拳馆,“鬼佬”们来此拜师学艺,当然不会错过盛典之庆。其中一位被师傅赐姓梁,自称梁氏后人,特到祠堂向师傅的祖宗,他的祖师爷上香。
说不尽的佳话,看不完的花絮。佛山市二医院有位姓梁的退休医生,祖辈从新会天等迁来佛山,最近得知天等梁与塘头梁的兄弟关系,便于当日约同堂兄,到塘头赴会。原先约定与也是塘头人的同学联络的。到了塘头,在人山人海之中听到了新会乡音,一经打听,确实是天等乡亲。他也不找同学了,干脆汇入天等人的队伍中,先祖故乡遇亲人,一起入席,畅叙亲情。
中午饭后,开始“太公分猪肉”的活动,塘头梁人家家分得猪肉归。已经消失过半个世纪的风俗再现,老人们乐吱吱地向晚辈讲述旧事的故事。
家庙门前锣鼓声声,掌声不断,原来是进行武术表演,强拳飞腿,木棍银抢,赢得满场喝彩。
傍晚,参加晚宴的宾客过来了,又是鼓声震天。鞭炮声连连不断。
华灯高照,石湾街坑梁兄弟来了。他们是三世叔祖的后代,由于城市的变迁,他们早已分散各地,许多人已经不了解自己家乡历史,彼此认识的更少了。是塘头的庆典又使他们叙到一起。高兴啊,兄弟!
席间谈论族史是最多的话题,论起辈份,一些只有四十来岁的女性,居然有人要尊称她,为“太太太姑婆”,当得知自己连升数级,她笑到“有牙冇眼”。
晚上8点,轰!轰!天空华彩四射,烟花怒放,一支支火箭升空,寓意幸福的日子天天向上。五光十色的礼炮,反映出塘头人生活的多彩多姿。万派同源,四海一家,宾客共祝梁族枝繁叶茂,兴旺发达。共祝身体健康。

尾声
最后一响礼炮升空后,庆典活动宣告结束,人们慢慢散去,但有一批中青年人似是意犹未尽,未有离开之意。他们是塘头大分支之一,三世五叔祖的后代,即石湾街坑梁人。他们对自己祖宗源流本不知其所以,是今日的庆典勾起他们问祖寻宗的兴致。他们很想了解家庙牌匾、对联的内容,硬是缠着塘头族谱研究祖的一位老者,要求讲述祖先的故事。老人不厌其烦,回答他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。最后还领他们到祠堂门口,让他们观看刻有布政使梁方功名的旗杆夹石。梁方是塘头始祖澹斋公十世孙,是街坑梁最引以为荣的祖先。听了有关梁方的故事后,他们表示日后还要带子女回来拜谒,让后代知道自己祖宗的“威水”,激励他们奋发读书。老人讲到声音嘶哑,青年人听得津津有味。
不竟天下无不散的宴席,只能说声“再见!”
一天的热闹终于静下来,但家庙内外依然灯火通明,仍然有有贤孙辈到祖先灵前再次拜谒。儿孙万古绍书香,塘头梁氏,永远辉煌。

余音未了
连日来,仍有不少梁姓兄弟到塘头拜谒先祖,他们当中不一定是曼硕堂后人。一位中年男子带着年迈兄长,从南海里水辗转来到塘头。他说家乡的梁氏祠堂都被拆了,想拜先祖都无祠堂可拜,从报纸中知道这里新建一座梁氏家庙,不介意这里是否自己的嫡系先祖,都要带着大佬来拜拜。天下梁姓一家亲,为的是向祖宗上炷香,以表心中一点孝。
梁氏家庙落成庆典虽已结束,而由此掀起的祠堂文化却波澜不断。除梁姓人外,周边不少非梁姓人亦结队到塘头参观梁氏家庙。丹灶谭村人一批来过,第二日再来一批。张槎上朗招姓人参观后,题下赞美诗句:“诗礼传家八百年,塘头梁氏谱新篇。宗祠再现人称羡,曼硕儿孙志比天。”西樵曾姓人题句是:“锣鼓喧天喜落成,梁家祠宇夺先声。筵开千席团圆宴,此日笙歌聚友情。”
庆典活动欲罢不能,余音未了。一连三晚的文艺表演将村庆活动再次推向高潮。酷爱粤剧艺术的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先生也来助庆了。他与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同台献技,博得热烈掌声。
洗脚上田,丰衣足食的塘头人登台了,唱呀!跳呀!欢乐的歌声,幸福的舞步,迎接着更幸福的将来。
幼儿院小朋友表演登台了。祖国的花朵,未来的希望。曼硕堂子孙昌盛,瓜瓞绵长!
村干部登台表演了。是他们团结、探索与进取的精神,带领塘头人一步一台阶迈向新生活。是他们以务实与努力的工作使塘头的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。有党的英明政策,有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努力拼搏,塘头的明天会更好!

欲了解更多有关内容,及精彩照片,视频请浏览lrxin.myanyp.cn


作者:nhlrx (2009/2/3 11:15:33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佛山塘头村庆800年暨梁氏家庙重光庆典记(二.. 第 1 楼

塘头梁氏源流
    根据旧族谱记云:“梁氏之初,虞时有伯益者,佐禹治水有功,赐姓赢,其后传至非子。周孝王封诸秦,昔尝奉命主马于汧渭之间,马大蕃息,以此得为附庸。君阅数传至秦仲,宣王使为大夫,以伐西戎。西戎杀秦仲。秦仲有子五人,长曰荘公,王召其五人,与兵七千伐西戎有功,遂命荘公为西垂大夫。荘公卒,襄公立。是时幽王无道,西戎犬戎中侯伐周,王崩于骊山下。襄公将兵入援,战甚力,有殊勋。平王东迁,又以兵送王,王赐之岐西之地,又封其少子康于夏阳,是为梁伯。其后以国为氏,于是梁族派衍天下,最盛者莫如福、闽。迄宋徽、钦间,北金寇扰,故自福而南,择处于雄,而朝请大夫生焉,是为我族之鼻祖也。”此记述我族属夏阳梁氏,先世自福建入粤,始迁祖梁誌出生于南雄。
梁誌(1127-1195),出生于珠玑巷,二十岁中举,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科进士,官至朝议大夫。誌字永伯,号澹斋,人尊澹斋公。公致仕后归居省城。长子栋淳熙十二年(1185年)进士,拜修武郎,父子二人经亲戚引荐,为裕子孙后计,在南海魁冈堡、龙津堡置买田产。栋生有五子:长镇,次铸,三铎,四鐄,五疌。
镇于宋庆元戊午(1198年)乡试中解元。因受韩侘胄排斥而不再仕进,潜心学问,诗酒会友,又好堪舆之学,观星望气,认定魁冈乃宜耕宜居之地,遂决意定居于此,殁后葬于其自卜茔地小雾岗,即为三世祖也。镇二弟仍居广州;三弟无嗣;四弟看中新会天等而移迁该处;五弟爱上石湾莘墟,在望楼岗之南开村,即街坑梁之始。镇四十九岁盛年而逝,长女道原(号室隐)为带教弟妹终身不嫁。镇子仕龙勤奋好学,淳祐丁未(1247年)进士,受文林郎,知南海县事。
传说塘头原居住是颜姓人,今塘头村附近有颜家坑地名或可为证。因居住地有大水塘一口而称塘头村。颜姓与梁镇有亲戚关系。梁仕龙生有六个儿子,依次是南昇、南誉、南起、南香(早亡)、南俊和南显。梁姓继续在塘头繁衍生息,而颜姓人却日渐息微。至明末清初,塘头梁已经是七坊鼎盛(七坊为:长街南社、长街中街、长街北社、隔塘、安怀里、蚬冈、横街),成为南海魁冈堡有名的梁氏大族,现已传代二十有九,计近八百年。


作者:nhlrx (2009/2/19 14:35:00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佛山塘头村庆800年暨梁氏家庙重光庆典记(二.. 第 2 楼

塘头村分长街、横街、隔塘、安怀里、显岗五个自然村,另沙岗围有少量村民。民房建筑多为砖木结构,新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多。古建宗祠有梁氏家庙——曼硕堂。道光《南海志》有“梁氏家庙宗祠在魁冈堡”之记载,即指塘头梁族供奉澹斋公及列祖的家庙曼硕堂。曼硕堂曾是塘头子弟接受文化教育的乡学所在。五十年代,沙岗乡第一中心小学办于此。当年家庙前圆塘碧水、绿竹婆娑,后依平冈灵秀,老树参天;尤是雕梁画栋,台阔檐高,巍巍堂皇,甚为壮观,然六十年代初被毁,坤甸大木柱拿去建窦闸,砖瓦木石拿去建粮仓。
    塘头村有扒龙船的习俗,是塘头盛行的传统村民活动。塘头长街街前有一大池塘,俗称长塘,故长街又称长塘街。长塘长约500米、宽50多米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一,村民在梁氏家庙中抬出两艘龙船放下长塘,俗称龙船下水,两艘龙船由柚水和坤甸木建造,长约20米,最宽处约1.7米。端午节中午,船中央小锦亭安放了先祖灵牌,由两男童扶稳;船头是木雕龙头,张口见舌,龙角高翘,下颌红须飘水;船尾为往上翘的木雕龙尾,龙鳞闪闪;船上插有“塘头梁”锦幛和旌旗、彩牌、锦绣罗伞,挥桡掌舵张旗打锣鼓的不下30多人。扒龙船时,锣鼓齐鸣,摇旗呐喊,长塘四周人山人海,欢声雷动,炮竹之声此起彼伏,观赏人群既有本村,更多来自邻近各乡,直至下午3时左右才偃旗息鼓,观赏人群才带着余兴渐散。族人梁荣新曾写一诗描写塘头扒龙船的欢乐情景:“一湾塘水二龙争,岸上欢呼声贯云,扒到尽时锣鼓散,金猪老酒任人分。”
    塘头村又有拜天后的信仰习俗。塘头村长街北社有一座天后庙,名“池水古廟”,庙中供奉天后圣母,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天后旦。天后旦当天,村中信众纷纷到庙中烧香、烧纸钱、供烧肉果品,拜天后娘娘,祈求早生贵子、风调雨顺、年年丰收、家人平安。平时供奉天后圣母,则轮流每家供奉一天,负责早晚上香、添灯油。古廟设一块“轮流香灯”的木牌,传到谁家,那天就由谁家上香,从不间断。池水古廟不幸于五十年代被毁。
    塘头村还有一座大仙庙,供奉道教八仙之吕洞宾。吕洞宾号纯阳子,俗称大仙。农历四月十四是大仙诞,这一天,村民前往朝拜。大仙庙被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。


作者:nhlrx (2009/2/24 9:59:28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2 每页5条 当前1/1页 [1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36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36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梁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787.1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梁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